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女性私身體


做過2次人工受孕和1次試管嬰兒之後,才找到這本書,
對我來說有點相見恨晚。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已經絕版了,
我是在網路上徵求二手書才買到的。
(出版社在2017. 1月有上新版)

---------書摘開始 支持購買原版書籍---------

《前言
週期觀察法的好處
週期觀察法能幫助判斷婦科現象。
1. 停止排卵
2. 延後排卵
3. 黃體期過短(生理期的後半階段)
4. 子宮頸液體異常
5. 內分泌異常
6. 黃體素分泌不足
7. 發生流產

持續記錄的女性會了解自己的正常週期現象,
藉此協助醫生判斷可能的異常:
不規律或不正常出血、受孕日期推算錯誤

掌控生殖健康
a. 例如誤以為第14天是排卵期的繆論,
所付出的心理和經濟代價,就真的和不孕一樣。
b. 當醫生要求進行”同房試驗”:看精子在子宮頸液中能否自由運動。
(進行這個檢驗,女性必須在性行為後幾小時到醫院報到,
醫生會從陰道裡取幾滴精液用顯微鏡觀察,確認精子是否會游動)
若剛好不是真正的排卵時間,檢驗結果就不正確,因此讓夫妻以為不孕。
c. 排卵藥-快樂妊,能促進卵子在卵巢裡生長,
但它有個矛盾的副作用:使子宮頸不分泌有助精子游動的子宮頸液。
正常排卵的女性服用快樂妊可使黃體期變長,
用藥需經診斷決定,而非治療不孕的第一步。


// 因為女性的生殖能力和生理週期密不可分,
許多不孕困擾的女性常常在短短一個週期內,
到婦產科數次,檢查各種可能的不孕原因。
有的必需經常請假,甚至為了持續診斷和治療,連工作都放棄。
很多診療不舒服甚至痛苦。
藉著週期紀錄,女性或是夫妻可以在健康醫護中成為主動參與者,
不論是否有醫療行為介入,也能增加受孕機率。

// 性高潮。女性身上最敏感的地方在陰核。
男性最敏感的神經在陰莖頂部下面一點的地方,
男性達到性高潮可以說完全是因為進行性行為的動作所致。

射精一開始流出的是凝膠狀的精液,
它能避免精液過早流出陰道,並提供糖分增加精子的活動力。
一旦任務完成,接下來數小時內,凝膠就會慢慢溶化,流出女性體外。

男性若在女性體內射精,精子能存活的時間長度,完全取決於女性當時所處的週期階段。
非排卵期間,亦即不可能受孕的狀況下,精子能夠存活的時間不超過數小時。
但若女性正要排卵,並有溼滑的子宮頸液體從陰道排出,精子能存活約五天之久。



《探索身體
了解生理週期
卵子的成長比賽,平均兩星期完成,
但每個人所需的時間不同,從八天到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都有。
這段時間的長短,取決於身體在排卵前需要多少時間來產生足夠的雌激素。
大量的雌激素會引發黃體激素(LH)濃度突然升高,
而黃體激素就是讓卵子衝破卵巢壁,造成排卵的原因。
從黃體激素的生成到排卵,通常只需一天,排卵後,
卵子會滾到骨盆腔內,
在輸卵管口,卵子會被許多像手指般的凸出物(繖部)快速掃進輸卵管。

在卵巢釋出卵子後,原本包住卵子的濾泡會自行萎縮,
變成一種稱為「黃體」的黃色物質,附著在卵巢內壁,
開始分泌黃體素。黃體的存在時間有限,大約12-16天,
平均為12天多。每個週期的這段時間長度不會差異太大,
因為黃體存在於卵巢內壁,外界壓力無法造成影響。

黃體素是黃體分泌的一種荷爾蒙,負有三個職責,對女性的生殖能力非常重要:
1. 防止其他卵子在同一週期釋出
2. 使子宮內膜變厚,並且維持12-16天,直到黃體衰退
3. 使週期的三個主要現象因應變化:基礎體溫、子宮頸液體、子宮頸位置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濾泡刺激素
Estrogen 雌激素
Luteinizing Hormone(LH) 黃體激素
Progesterone 黃體素


一旦卵子被釋放,繖部約花20秒鐘伸向卵子,把它拉進輸卵管。
(繖部沒抓到卵子時,這週期不可能懷孕)
假設沒有懷孕,卵子會存活最多24小時,之後就自然衰竭,
要不就是被身體吸收,或和月經(子宮內膜剝落)一起排出。
卵子大約是一個英文句點的大小,不可能在衛生棉上看到。

懷孕,卵子會排卵後幾個小時內,在輸卵管受精。
幸運的精子可能花數小時等到這寶貴的一刻。
纖毛是輸卵管內壁類似頭髮的突出物,受精卵會被擺動的纖毛推往子宮方向。
差不多一星期左右,受精卵會達到子宮內膜,並開始從內膜表面向深處鑽。

懷孕需具備三個要件:卵子、精子、及可讓精子旅行到輸卵管的介質
-子宮頸液體。子宮頸液體就像活的導管,能引導精子通過子宮頸。
如果懷孕,懷孕的身體會開始分泌HCG的懷孕荷爾蒙,來避免子宮內膜剝落。
HCG(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會發送訊息給卵巢內壁的黃體,
要黃體維持生命,不要在16天後死亡。讓它能繼續分泌黃體素,
以持續供給子宮內膜養分。幾個月後,胎盤會取而代之,
不但維持子宮內膜養分,也會提供胎兒成長所需的氧氣和營養。

// 在美國,約每35次分娩,就有一次是雙胞胎。
其中1/3是同卵雙胞胎(一個受精卵分裂成兩個),
另外2/3是異卵雙胞胎,
這表示在排卵發生的24小時內有兩個卵子被釋出,並同時受孕。
異卵雙胞胎可能在遺傳因素影響下產生,
這一代傳一代的因素表現在濾泡刺激素分泌過量,所造成的多重排卵。
再者,年紀較大的女性發生多重排卵的機率也較大,
因為濾泡刺激素會隨年齡增長而分泌增加。




週期觀察法:記錄生理週期的主要現象(基礎體溫、子宮頸液、子宮頸位置(選擇性))

體溫
排卵完成後,體溫會持續在高溫12-16天,直到下次月經來潮。
如果懷孕成功,整個懷孕過程都會保持高溫狀態。
排卵後約一天左右,體溫就升高,這是因為黃體素是種會產生熱的荷爾蒙。
所以,等到體溫升高,排卵應已發生。
排卵前的體溫被雌激素壓制,而排卵後的體溫又被黃體素產生的熱所提高。
體溫升高幾乎表示排卵已經完成。它不像子宮頸液體現象-能預知即將發生的排卵。
只有少數情況,排卵會發生在體溫最低時,
並非每個週期的體溫都會在排卵前降到最低,排卵後再上升。

子宮頸液體
精子需要一個介質好讓它可以順利生存、游動和成長,不然就會死亡。
子宮頸液體提供了鹼性介質,保護精子可以通過酸性陰道。
也為精子提供養分,其濾網的功用能讓精子順利穿透,同時成為精子游動的最佳介質。
愈接近排卵時間,分泌物就愈潮濕黏滑。
子宮頸液體會在雌激素的影響下,開始從無助受孕的質地慢慢發展成有助孕的特徵。

雌激素的分泌到達頂點後,通常在數小時內,子宮頸液體就會有明顯變化。
這是因為排卵後的黃體素大量增加,造成雌激素迅速下降所致。
也就是說,能夠受孕的子宮頸液體可能需要將近一週時間醞釀生成,
卻在一天內就可能完全乾凅。
20多歲的女性可能會出現長達4-5天的蛋白狀子宮頸液體。
但到了快40歲,大多就只剩1-2天。

A. 記錄生理週期是一種特權,而非負擔。
測量體溫提供了豐富的身體健康訊息,整個過程卻不超過一分鐘。
1. 醒來第一件事量體溫(不可以先喝水或上廁所)
2. 定時量體溫,前後不超過一小時,但不需要成為體溫計的奴隸
太早或太晚記下時間做為參考,測量時間越晚,基礎體溫會逐漸升高
3. 量測口腔溫度
如果注意到體溫明顯不同,因應之道是盡量保持作息一致,
量體溫前至少有三小時的睡眠。
B. 記錄子宮頸液體的好處是,你將有能力辨別正常週期的分泌物
和陰道感染而產生的分泌物。
1. 上廁所檢查子宮頸液體
可做陰道收縮運動(Kegels凱格爾運動),
有助子宮頸液體流到陰道口,便於觀察。
2. 在沒有性慾刺激下進行檢查

// 凱格爾運動
增加性行為樂趣
推送子宮頸液體到陰道口
推送精液流出體外
生產後使陰道肌肉復原
避免年老尿失禁
1. 緩慢:中斷尿液,先收縮陰道肌肉,維持3秒後,放鬆,再重複
2. 快速:用最快速度收縮和放鬆肌肉,持續重複


無排卵週期和受孕高峰日
受孕高峰日是以下現象的最後一天:
1. 滑溜質地的蛋白狀子宮頸液體(通常有延展性,可被拉長)
2. 任何週期中期出血

身體想要完成排卵,所以增加雌激素濃度,
但若雌激素濃度無法順利達到所需程度,卵子就不會被釋出。
藉由記錄子宮頸液體和體溫這兩種指標,你能觀察到子宮頸液體的變化,
表示排卵時間越來越近;但若最後體溫沒有升高,就代表無排卵。

有個小技巧能知道自己是否排卵。
若有排卵,子宮頸液體會突然乾凅,這是由於黃體素的分泌造成。
若身體不想排卵,就會發現子宮頸液體持續增加。
它可能會回到某個週期階段,或一直保持某種程度濕滑。


生理週期的事實
分辨最容易受孕的時間,主要靠子宮頸液體,而非基礎體溫。
體溫是用來確認排卵與否和判斷黃體期長度的工具,對預測排卵並沒有效。

藉由體溫升高可以表現出:
1. 有無排卵
2. 黃體期是否夠長,讓著床有足夠時間完成
3. 黃體期中的黃體素濃度是否夠高
4. 如果溫度持續維持高溫達18天以上,就表示你已經懷孕了
5. 體溫若突然大幅下滑,表示有流產的危險

提高懷孕機率
想找最適合行房的時間,不論是等待體溫降到最低或是上升都沒用。
整個週期裡,體溫處於最低點的時間很短暫,等到體溫上升時就已太晚。
(p192)
直到體溫升高,並包含體溫升高的第一天早上,卵子可能還活著


週期現象
排卵性出血
(p80)週期中期或排卵時的少量出血,是排卵前雌激素濃度驟降所致。
因為黃體素來不及接手,子宮內膜可能會先漏出少量血液,
直到黃體素濃度足以穩定子宮內膜。
這種少量血液,有些只是一點點在子宮頸液體上的微弱紅色痕跡,
有的則會出現真正的鮮紅色血液。
(p260)有些女性在排卵時會出現1-2天少量出血。
如果每週期固定出現,可將它視為另一個可觀察的生理週期現象。
這通常是排卵前雌激素濃度突然下降所致,較常發生在週期較長的女性身上。


《認識身體,增加自信
/(p50)只有少數女性知道她們外生殖器官的樣子。
女孩被誤導而覺得下體骯髒,甚至因此不願了解自己。
傳統社會觀念下,男孩所擁有的卻是一個可以引以為傲的寶貝。

/(p215)即使性能力和生殖力是兩回事,但人們卻經常混為一談,
讓很多人面對不孕問題時,還要承受覺得自己不夠性感的壓力。
這很荒謬,因為兩者真的毫無關係。
當人們因為懷孕的壓力導致性能力發生問題時,
情緒通常會從沒來由的憤怒和恐懼,發展成擔心、焦慮或罪惡感,
更糟的甚至讓夫妻產生溝通障礙。

/(p32)女人相較於男人可受孕的時間只是曇花一現,
但長久以來一直承受不平等待遇。避孕藥的發明本來是要解放女人在性方面的壓抑,
現在卻變成女人獨自背負的沈重負擔。
和其他避孕法不同的是,週期觀察法讓男人有機會主動分擔避孕的責任。

也如同其他避孕法並非百分之百。

/(p128)女性停用避孕藥以後,常會驚訝生理週期和之前用藥期間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荷爾蒙控制的生理週期是人工的,所以很完美。停用避孕藥以後,並不會立即排卵,是因為荷爾蒙對下視丘和腦下垂體過度抑制的反饋作用。殘留的荷爾蒙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長則可達數月之久。

停用避孕藥或其他荷爾蒙後,週期還是會回復以前的狀況。但恢復期的長短因人而異。多少要花時間讓身體適應,有些人要數月,甚至幾年才有辦法恢復。時間的差異取決於服用荷爾蒙的種類和劑量,及身體的基本狀況

若用藥前週期已經不規律,停用荷爾蒙後,通常也會恢復原來的不規律




-----------------
後記:

以前看到褲子有黏黏的,還以為陰道有細菌感染,
也搞不清楚到底精子可以在身體裡面活多久。
第1-2年備孕的時候,中醫師會要求我量體溫,
因為不知道量體溫真正的意義,我用應付的心態去做量體溫這件事,
每天為了早上的這個交差報告,緊張到睡不好,很沮喪
當中醫師指著我量出來的體溫表的其中一天數值,問我那天發生什麼事,
我也因為這樣的問題,覺得是不是自己有問題而緊張。
一整個搞不清楚狀況。為了逃離壓力,遠離體溫計。
看完這本書以後,才知道量體溫是了解自己的好方法,
不再是體溫計奴隸。

也確實像書裡面寫的一些舊觀念,不斷的清潔私處的灌洗或噴霧液廣告
產生很多誤解。
寫這個只是一個書摘導讀,書裡面有詳盡內容。
不孕之路有很多挫折,此篇文字圖片獻給所有想要懷孕的女性,祝福一切。
我無意侵權,若文字有版權問題請與我聯絡


參考書目:葉俐君譯, "女性私身體" 張老師文化 2014, 11月初版10刷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牛奶勿過量-2(網路與書籍比較篇)


每隔一陣子就有人寫牛奶,
(包括小學生與郝龍斌前市長的對話)
有整理一篇關於一些人對牛奶的研究和了解。
留有資料來源,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來看。


聽說有一個七十多歲阿姨,每天牛奶不少於三大杯,還是得了骨質疏鬆症。” 
聽說乳品消耗量最多的國家,疏鬆症也最普遍。” 
聽說「乳品委員會」給國人的建議量是每日攝取含鈣量1,000毫克最適合,
但奇怪的是,住在非洲仍過著幾近原始生活的班圖婦女,每日雖只攝取350毫克鈣質,竟不曾有骨質疏鬆症發生。



食物含鈣量與人類攝取後的流失關係?
「不生病的生活」這本書解釋牛奶中的高蛋白質亦造成骨骼中的鈣質每天流失[1]
光這句話就有人來反駁,
a, 董氏的觀點在於學童缺奶並且奶的含鈣量高[2]
b, 科學松鼠會的觀點在於動物性蛋白不是骨質疏鬆原因,
每天攝入1200毫克鈣的人骨質密度比較好[3]
(可是他沒有每天吃一桶牛奶的文獻數據,也完全不提牛奶壞處帶來的健康風險。
切入點比較像科學破解流言,少引用到 有很多醫學研究科學家對牛奶的長久研究)

c, 「危險年代的求生飲食」這本書引文獻20011月刊載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的報告顯示,老年女性食用動物性蛋白與植物性蛋白的多寡,與骨質流失的比例有著驚人的關連

關於牛奶的含鈣量
廣告說喝一杯牛奶可相當於吃上11杯菜豆、8杯煮菠菜、2.5杯芝麻籽、2大盤鈣質經過加工的豆腐、以及2.5杯的花椰菜。
也許大家都沒有很閒,但是其實一杯牛奶只有32%是有生物可利用性的,只要從1/2杯豆腐、1.5杯煮熟的花椰菜、或1/3杯芝麻籽裡,就可攝取到相同的鈣質[4]


牛奶與免疫疾病問題
牛奶於疾病的關連在「救命飲食」這本書也有著墨。
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是所有疾病中最會悄悄帶來危害的一類,
比如多發性硬化症、第一型糖尿病等等。
所有自體免疫系統疾病都是因為一組作用機制出了問題,免疫系統誤傷自己體內的細胞。
牛奶與多發性硬化症的關係和第一型糖尿病幾乎一模一樣。
牛奶的動物性蛋白質阻礙了維生素D的製造發展過程[5]
雖然病毒、基因與免疫系統的確切角色在醫學上仍有未解之謎,
仍然有許多研究和實驗結果值得參考。


孩童牛奶攝取在其他國家的爭議
康健雜誌在去年寫了一篇關於牛奶戰爭的文章[6]
開頭寫道美國孩童幾乎天天喝牛奶,但一群醫生卻向政府請願,
希望能將牛奶從全國學校午餐計畫中除名。在內容以正反兩面採訪各領域專家。
其中法國科學記者在2007寫「牛奶 謊言與內幕」寫道:
年輕時攝取過量的乳製品,就像在馬拉松的起跑點就開始衝刺,
在前一公里當然會是第一名,但抵達終點線的成績卻會最差,
因為年輕時過度使用造骨細胞,年老時反而不夠用、導致骨質疏鬆。


台灣不喝牛奶的醫師的說法
有統計90%的亞洲人天生就無法消化牛奶裡的乳糖,喝了會腹瀉。
陳俊旭說:你的祖先怎麼吃,你就應該怎麼吃。
牙齒長齊就該斷奶,且體內的乳糖酶也逐漸減少消失。
牛奶喝最多的國家髖關節骨折率也最高。
江守山認為:牛奶的鈣磷比約11,磷的比例較高,
除非在高速生長期,多餘的磷會抓著骨頭裡的鈣一起排出。這兩位不喝牛奶的醫師其他理論及理由可以參考影片[7]


其他優缺點比較
喝牛奶的贊成方雜誌以「喝牛乳有學問」的書引述。
而飲用量的選擇上,衛福部建議的每日成人攝取低脂乳品量為350-480cc[8]
57健康同學會說:牛奶一天勿超過2杯否則有罹癌風險[9]

其他有藥師整理牛奶的優缺點[10]
牛奶的好處:
  一:牛奶含有高量的完全蛋白質,佔3.5%
  二:牛奶有維生素A1DEKB1B2B6B12
  三:牛奶含有豐富鈣質。
  四:牛奶每100g可提供46Kcal熱量。
  五:牛奶含有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須脂肪酸,即亞麻仁油酸、次亞麻仁油酸、花生四烯酸。
  六:牛奶是弱鹼性食物,與人體酸鹼度適合。

牛奶的壞處:
  一:乳醣不耐症,是指人們體內的乳醣不足,無法消化牛奶中的乳醣,所以乳醣成了腸內菌的食物,而產生氫氣,造成腹瀉、腹脹、腹痛。
  二:牛奶中的特殊蛋白質結構,使部分的人身體產生免疫系統過度反應,例如氣喘、面皰、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扁桃腺炎。
  三:牛奶中所含的酪蛋白,會妨礙其他食物的消化。
  四:牛奶的鈣含量為母奶四倍,磷含量為母奶五倍,對嬰兒腎臟負荷太大,故不宜。
  五:牛奶鈣、磷比例為112,和母乳21,相對牛奶的磷偏高,磷吸收相對太多,鈣吸收少,阻止鈣的有效吸收率。
  六:餵食牛奶無助於比菲德氏桿菌的成長。
  七:對成人而言,凝乳分泌減少,而不易消化牛奶中的酪蛋白,容易形成凝乳。
  八:牛奶中因含有較多長鏈飽和脂肪酸,在腸胃道易與鈣結合產生皂化,而不易吸收。
  九:牛奶中無人體所需要的免疫球蛋白、溶菌素。
  十:牛奶中的酪蛋白太多,往往會形成阻塞全身各組織器官的粘液,造成心血管疾病、鼻塞、痰多、多發性硬化症。
十一:牛奶經過超高溫殺菌法,改變了酵素、維生素、蛋白質及脂肪的結構。
十二:環境污染的農藥、戴奧辛、添加物、荷爾蒙、抗生素,使人體脂肪及肝臟不知不覺也累積這些毒素。
十三:牛奶物質化過程,會釋放一種嘌呤氯化,可分解蛋白質,它可由脂肪釋出通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可破壞血管壁,使血管壁失去彈性及平滑性,進一步累積纖維蛋白,血小板,引起血管硬化,而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
  十四:牛奶蛋白質濃度高,消化不容易,故消化性胃潰瘍不宜飲用,否則反而使胃酸分泌更增加。
  十五:牛奶中的DHA含量少,對嬰兒腦及視網膜發育沒有助益。
  十六:牛奶幾乎不含任何纖維素,容易造成便秘。



參考資料:
[4] http://ptt-bagua.appspot.com/article?id=1325174928&type=1
[5] 「救命飲食」第九章, 2011.09
[6] 「康健雜誌」178 牛奶戰爭, 2013.09


牛奶勿過量-1(新生兒篇)

整理一篇牛奶文。


因為對於糖尿病的不了解,看了「糖尿病有救了」這本書,
然後我才瞭解到牛奶和第一型糖尿病的關聯性。

可是通常是糖尿病發病之後才會找這種書來看,
(都已經發病了才知道牛奶的事,只能攤手)
偏偏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所關聯的牛奶攝取,
是從新生兒需要開始預防的事情。

新手媽媽可能是去產檢的時候,
剛好看到旁邊人形立牌宣導文的一行小字
"哺餵母奶可預防第一型糖尿病",然後就也有看沒有懂,
不知道怎麼注意這個問題。

---------書摘開始 支持購買原版書籍---------
醫學研究者長久以來的目標,在設法增進第一型糖尿病患的健康。
長久以來第一型糖尿病被認為是遺傳造成的,
甚至有醫生對患者說:建議你不要結婚,因為糖尿病會影響另一伴的幸福
(見 黃煜順「糖尿病控制八大關鍵報告」)
針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推翻了遺傳的舊觀念:
其中一個得到第一型糖尿病,另一個也得到的機率少於40%。

多年來,研究員知道第一型糖尿病發生原因在於:
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並摧毀掉胰臟負責產生胰島素的細胞。怎麼會這樣?

1992年加拿大和芬蘭的研究員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一項發現。
研究員從142位剛被診斷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幼兒身上採取血液樣本,
發現每位小孩身上都有一些準備要去攻擊牛奶蛋白質的抗體。
這些抗體是為了應付嬰兒配方奶蛋白而產生的。
部分的奶蛋白的生物化學構造和產生胰島素的細胞不謀而合。
本來用來摧毀奶蛋白的抗體,由於無從辨別這兩者,
才會去攻擊那些產生胰島素的細胞。

這是一個逐步破壞的過程,
當所有的胰島素細胞都消失殆盡時,第一型糖尿病就發作了。
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成年人的消化道已經發育成熟,
因此比較不會容許奶蛋白從小腸壁滲透到血液,
但在嬰兒身上,分子很容易滲透。
不用說1990年代早期小孩當時都是喝以牛奶做成的配方-其實現在也是

研究人員也發現哺乳媽媽喝下的奶蛋白有一部分會出現在母乳中,
為了(完全)避免讓寶寶吸收到奶蛋白,不只寶寶飲食中要避免牛奶,
哺乳媽媽自己也不能喝。


但假如嫌疑犯其實不是奶蛋白,而是牛奶其他成分?
病毒感染也許是原因之一,牛奶研究裡面,病毒似乎對某些小孩造成影響,
更精確的說,病毒似乎會去刺激免疫細胞,讓它們對奶蛋白變得異常敏感;
又或許是奶蛋白會影響病毒在寶寶身上的感染過程。
=> 配方牛奶和病毒之間產生了交互作用,
而這個過程會使寶寶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

目前沒有人知道牛奶和糖尿病的研究最後結果會是如何。
假如理論最後被證實,它所代表的意義是,避免給予嬰兒乳製品,
至少在出生後幾個月內不要給,這樣做可以很有效地減少得到此病的機率。
不用說,若是哺餵母乳,則不會給寶寶帶來危險。


-----------------
後記:

不知道是不是家族體質和家族飲食習慣,顯示出結果,
讓人以為糖尿病一定是遺傳病。
不知道是不是攝取牛奶的習慣,或是日照的關係,
「第一型糖尿病:自由自主」這本書的序亦提到:
北歐國家如芬蘭、瑞典、挪威、丹麥等的第一型糖尿病盛行率比台灣高10-20倍。
(你知道就像全班50人只有1個近視,和全班50人有一半近視,
去體貼和細膩觀察瞭解對方的感覺是不同的。)
對於疾病的不了解,容易產生歧視和傷害。


參考書目
洪淑芬譯, "糖尿病有救了" 柿子文化 2011,7 一版12刷 第54-60頁

(第一型糖尿病:通常出現於幼兒或年輕人身上。
以前名字也叫"幼兒期發病型糖尿病" 或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以第一型糖尿病來說,胰臟製造胰島素的能力已經被破壞了,
必須從身體外面取得胰島素,這通常是靠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