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坐月子,米酒與米酒水(月子水)

參觀月子中心的時候,常常聽到介紹專員說他們家使用的是公賣局的『米酒』。
剛好找一些資料整理出來,
都算是舊聞,不過想說讓有需要的人參考。
每個人信念和習慣不同,僅提供您訂月子餐與訂月子中心選擇時做參考。
。蘇怡寧醫師:
酒精入菜,就算經過烹煮,多少還是會殘留,可能透過母乳讓寶寶喝到,就怕影響寶寶腦部發育。https://goo.gl/EyRUat
。賴奕菁醫師:
台灣目前常用的紅標料理米酒的酒精濃度為19.5%。實驗顯示,加酒料理即使長時間燉煮,原先加入的酒精也會殘留5%,短暫烹飪的菜餚則會殘留10~50不等…,烹煮是無法將酒精含量趨零的。
紅標料理米酒的酒精濃度為19.5%。即使公賣局的米酒水所含的酒精量也有1%,每天喝水2000毫升來算,產婦光喝米酒水,每天喝進20公克的酒精,遠超過酒精適度攝取量!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所做的研究顯示,攝取麻油雞酒湯後會阻礙母乳分泌。由於酒精很快吸收進入血液及母乳中(30-60分鐘後),至於代謝清除母乳中酒精則約需2小時(喝下一杯150cc酒精含量為 11%的酒時),產婦食用雞酒後都建議暫停哺乳兩小時。https://goo.gl/CZ58Hb
。2005北醫論文:
哺乳婦於攝取麻油雞酒湯後約20~30分鐘時,血液和母乳中的酒精濃度達到最高。動物研究顯示攝取酒精的哺乳母鼠,會影響其所餵哺的幼鼠體內之生理代謝和生長發育。由於酒精經由會經由母乳傳給嬰兒,因此,不含有酒精的母乳對嬰兒可說是最安全的。從本研究結果中得知,攝取麻油雞酒湯會影響哺乳婦當次乳汁分泌時的噴乳反射,使母乳噴出時間延長。此外,在攝取麻油雞酒湯後的 2.5小時以上,母乳中的酒精含量排除情形良好,故建議攝取麻油雞酒湯或其他含有酒精的膳食或飲
料時,於攝取後2.5小時以上再行母乳餵哺,可避免或減少嬰兒經由乳汁攝入酒精,以及其對嬰兒所可能產生的健康風險。但因為本研究為攝取麻油雞酒湯後短期,即當次對母乳餵哺之影響,對於長期攝取麻油雞酒湯的影響則可能需要更進一步且更多的實驗數據來加以證實。https://goo.gl/tFr8hG
。兒科葉盛雄醫師:
乙醇分子和水分子混合後,只能用難分難捨來形容,除非你把液體全部煮乾了,否則酒精還是會殘留下來。所以米酒水有酒精。https://imgur.com/a/SRTcl
。2006北醫藥學研究投書:
衛生單位舉發了部分賣月子餐的公司,違法在米酒水之中加入奈米黃金,或在米酒水產品中加入安息酸類的防腐劑。
中醫發展,近代因為定都北京,所以基本上以北方醫學為主。北方天氣寒冷,產婦很容易受風寒。產婦在生產時往往會陰部撕裂傷,且中醫並沒有縫合技術。故19世紀或以前的產婦只好躺在床上,雙腳夾緊不敢亂動以免傷口裂開。不能亂動又加上天氣寒冷,直覺的就在產婦的飲食中加酒禦寒,是很自然的行為。如果產婦喝太多水,常常下床如廁,則傷口又容易裂開、發炎。在此情形之下,乾脆叫產婦喝米酒水就好,以免尿多。喝水只飲用米酒水便被傳成一種習俗,而成一種家規或迷信。 19世紀時用米酒水對嬰兒傷害並不明顯,因為當時的小孩長大只要是大牛,孔武有力就好,腦力差一點不是那麼重要。然而,上述19世紀的窘困,已經不存在於現代產婦了。現在的產婦,由於有良好醫藥照護,傷口縫合,往往產後第三、四天就趴趴走了。有時產婦想住院,醫生還趕人哩!況且現代產婦衣物,不僅是禦寒,現代住屋有冷、暖空調,以前19世紀那種低矮寒窯的窘狀已經不存在。因此19世紀的米酒水坐月子,自然沒有沿用的必要。https://goo.gl/ttfjPS
。杜李威中醫師:
歷代醫家用酒,在於醫療急難。至於麻油雞酒,乃至於日常料理加酒下去烹調,恐怕是數百年前的鄉民、三叔公、六嬸婆擴大解釋之後的產物。如果經典裡找不到“麻油雞酒”的記載,那麼,用酒來烹調食物的做法,就不在傳統中醫的範疇,而是應該歸類在「民俗文化」裡面。既然是民俗文化,那就無關醫療,而是信仰的層次了。根據最新的醫學報告顯示,孕產婦最好是滴酒不沾,以免對小孩的腦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如果是醫療上非要用酒,那無可厚非,且把這個裁量權交由專業醫師來判斷。至於日常的飲食中加酒烹調,我則會奉勸能避免就避免。https://goo.gl/YiJvdr
。杜李威中醫師:
過去的時代,因為水源衛生的問題(井水、河水),為了避免產婦感染,才會建議產婦只能喝米酒水(因為酒最“潔淨”,一變質馬上知道)。然而,米酒經過煮沸,還是會殘留0.5%的酒精。到了這個時代,水源汙染的問題已不復存在。既然能夠享受科技的便利,實在沒有必要遵守那些過時的禁忌。至於某些人,把文化過度包裝,意圖勸導大家利用酒精利尿的作用來產後瘦身,那還真是讓人不敢恭維…https://goo.gl/ZfkWt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